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4.我还被指示想法如何通过脸来表达。爱之情感通过面部表情及其变化显现,想法则通过它们内在形式的变化来表达。不过,要充分描述它们是不可能的。木星居民也使用有声语言,只是听上去不如我们的大声。这一种说话方式辅助那一种说话方式,面部语言将生命赋予有声语言。
我被天使告知,在每个星球上,所有人最初的语言都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的;它发源于两个区域,即嘴唇和眼睛。这种语言之所以是语言的最初形式,是因为脸是为了描绘人的所思所愿而形成的。因此,脸被称为心灵的形像和标志。另一个原因是,在上古时代,或最早的时代,诚实要求人所愿的要从脸上显现出来,没有人不想或不愿这么做。因此,心灵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想法也能生动而充分地展示出来。这使得许多事可以说以可见的形式同时显现在眼前。所以,这种语言要比有声语言好得多,正如视觉比听觉好得多,或看风景比听风景,或通过口头描述理解风景好得多。他们还说,这种语言与天使的语言是一致的;在那些时代,人类习惯与天使交流。事实上,当脸在说话,或心灵透过脸说话时,天使的言语直达人里面的终极属世形式;但当嘴口通过话语说话时则不然。谁都能理解,上古之人不可能拥有有声的语言,因为语言的话语并非直接被注入人,而是需要被发明出来,并适用于他们;这种事只能随着时间推移才能完成。
只要人们持守诚实和正直,这种语言就会保留下来。但是,一旦人们开始想一套,说一套,也就是当人们开始爱自己而非他们的邻舍之时的情形,有声语言就开始发展起来,而脸要么什么也表达不出来,或保持沉默,要么就说谎或掩饰。因此,脸的内在形式发生改变,收紧并变硬,而且开始变得几乎没有生命。而它的外在形式被自我之爱的火所点燃,开始在人们眼前看似生动起来。因为人的眼睛看不见藏在下面的生命缺失,只有天使才能看到,因为他们能看到内在。这就是那些想一套、说一套之人的脸。如今被误认为机智或谨慎的掩饰、伪装、狡诈和欺骗就造成这种后果。但在来世,情况就不同了;那里不允许说一套、想一套。事实上,在来世,言语和思维之间的分歧在每一句话中都能被清楚发觉;并且一经发现,那个显出这种分歧的灵人就从社群被逐出,受到惩罚。后来,就用各种方法把他带回照自己所想说话,照自己所愿思考的状态,直到他拥有一个不分裂的心智为止。结果,他若是良善,就意愿善事,并出于良善思考、谈论真理;若是邪恶,就意愿恶事,并出于邪恶思考、谈论虚假。在这一切实现之前,善灵无法被提入天堂,恶人也无法被投入地狱。这是为了确保地狱只有邪恶和邪恶的虚假,天堂只有良善和良善的真理。地球上的上古之人能凭借内呼吸用脸和唇说话(AC 607, 1118, 7361)。其它一些星球的居民拥有类似的说话方式(AC 4799, 7359, 8248, 10587)。关于这种说话方式的完善和卓越,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7360, 10587, 10708)。
4471.创世记34:18-24.他们的话在哈抹的眼中和他儿子示剑的眼中看为美。那少年人行这话并不迟延,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他在他父亲全家族中也是最受尊重的。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到本城的门口,对本城的人讲说:这些人与我们和睦,不如许他们在这地居住,做买卖;看哪,这地在他们面前也宽阔。我们可以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也可以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惟有一个条件,这些人才肯应允和我们同住,成为一样的人民;就是我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和他们受割礼一样。他们的群畜、货财和一切的牲口岂不都归我们吗?只要我们依从他们,他们就与我们同住。凡出他城门的人,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于是,他们就给凡出他城门的所有男丁都行了割礼。
“他们的话在哈抹的眼中看为美”表在生活上的俯就。“和他儿子示剑的眼中”表在教义上。“那少年人行这话并不迟延”表强烈的接受渴望。“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表这个教会的宗教表象。“他在他父亲全家族中也是最受尊重的”表这个教会的真理在古人当中是首要的。“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到本城的门口”表在那些属古人当中的教会之人的教义里面的良善与真理。“对本城的人讲说”表劝说。“这些人与我们和睦”表一致。“不如许他们在这地居住”表在生活上。“做买卖”表在教义上。“看哪,这地在他们面前也宽阔”表延伸。“我们可以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也可以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表联结。“惟有一个条件,这些人才肯应允和我们同住”表他们将在生活上取得一致。“成为一样的人民”表在教义上。“就是我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和他们受割礼一样”表只要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唯独在外在方面被引入他们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他们的群畜、货财”表他们的真理。“和一切的牲口”表他们的良善。“岂不都归我们吗”表这两种良善与真理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只要我们依从他们,他们就与我们同住”表若我们俯就。“(他们)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表同意。“凡出他城门的人”表他们将背离古人当中的教会教义。“于是,他们就给凡出他城门的所有男丁都行了割礼”表对外在事物的接受。
6396.“但”表那些处于真理,但尚未处于良善的人。这从“但”的代表清楚可知,“但”是指生活的良善(参看3921, 3923节),不过在此是指那些拥有由真理,还未由良善所生的某种生活良善之人。因为对于正被主重生的人来说,情况是这样:他先处于真理,但未处于由这真理所生的任何生活良善;接着,他处于由真理,尚未由良善所生的生活良善;此后,一旦重生,他便处于由良善所生的生活良善;在这个阶段,他出于良善洞察真理,并使他里面的真理增多;这些是重生的程度。“但”表示那些处于由真理,尚未由良善所生的生活良善之人。与他们同在的良善仍深藏于真理,赋予他们对真理的情感,促使他们照真理生活。这种人在主的国度,但由于他们行善并非出于良善,而是出于真理;也就是说,不是出于一种新的意愿,而是出于理解力,因而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顺服,因为他们被吩咐如此行,因此,在主的国度,他们就在那些住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的人当中。他们就是“但”所代表的人,因为就以色列所作预言的内义而言,他的十二个儿子总体上描述了所有在主国度之人的本质。
“但”所表示的人之所以住在最低层天堂,或说主国度的最低层,是因为他们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这一点由当众支派分迦南地为业时,但的阄落在最后(约书亚记19:40-48),以及那时他们的地业在那地最远的部分(士师记18章)来代表。因为阄是在耶和华面前拈的(约书亚记18:6),因此照着各支派的代表而给各支派拈出。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参看1607, 3038, 3481, 3686, 3705, 4447, 4454节),因此它的一切疆界都是代表(1607, 1866, 4116节),故那地最远的部分代表主国度的最低级部分(4240节)。因此,“但”代表那些最低级部分的居民;因为真理在与良善结合之前,住在该国度的最低层。不过,真理若完全与良善分离,就不会住在主国度的任何疆界之内,而是住在外面了。
但的地业是迦南地最外围的部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每当经上描述那地的全境时,都会说“从别是巴直到但”(撒母耳记下3:10; 17:11; 24:15;列王纪上4:25)。在这些经文中,“别是巴”表示那地的至内在部分,因为在耶路撒冷和锡安成为那地的至内在部分之前,别是巴是亚伯拉罕和以撒所生活的地方。
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之人的本质还由窥探他们可居之地的但人(士师记18章)来代表;他们将利未人从米迦家里引走,拿走他的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这些物品表示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之人的敬拜。因为这些人崇拜外在之物,无视内在之物。事实上,除了处于良善的人外,没有人能察觉内在之物。这就是此处但人所代表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圣言中的一切历史,无论摩西五经中的,还是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中的,都是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士师记中关于但人的这个故事也是如此。至于进一步涉及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之人本质的内容,接下来关于但所说的那些话的内义描述了他们的本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